实施高考改革方案后的考生,高考总成绩将由两部分组成。
一部分是六月份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。其中,外语科目部分省份提供两次考试机会,可选其一计入总分。
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。由各省(市)统一命题、统一考试、统一组织阅卷、统一公布成绩。考试科目有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(浙江还有一门技术),考生只需根据各省(市)提前发布的考试要求和自身特长,选择进行考试,成绩计入高考总分。
如何确定选科组合,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,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?感兴趣的专业?想要在选科上就能打败一部分人?该如何抉择?
改革前:采取文理分科,考试科目共四科,包含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理综(物理、化学、生物)或文综(历史、地理、政治)。
改革后:取消文理分科,采用组合选科模式,目前一共有一下三种。
浙江采取“7选3”的考试模式,即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为三门必考科目,剩下的物理、化学、历史、地理、生物、政治、技术七科限选三科进行考试,成绩计入高考,一共有35种选科组合。
上海、北京、天津、山东、海南采取“6选3”的考试模式,即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为三门必考科目,剩下的物理、化学、历史、地理、生物、政治六科限选三科进行考试,成绩计入高考,一共有20种选科组合。
河北、辽宁、江苏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重庆采取“3+1+2”的考试模式,即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为三门必考科目,首选科目从物理和历史中二选一,再选科目从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科目中四选二,成绩计入高考,一共12种选科组合。